隨著科技創(chuàng)新在社會發(fā)展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,如何通過更好的STEM教育(即科學、技術、工程和數學教育)培養(yǎng)高素質科技人才,也成為了當下科技教育領域的關注焦點。
對此,有著豐富STEM教育經驗的IEEE高級會員,IEEE亞太區(qū)執(zhí)委,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董晶博士表示:“現代科技發(fā)展還有很大的拓展進步空間,遠超于我們目前的想象;因此,倡導多樣性、公平性和包容性(Diversity、Equity、Inclusion,即“DEI”)對于STEM教育尤為重要,將能為年輕學生提供更豐富的認知視角,啟發(fā)他們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思考,從而激發(fā)他們的創(chuàng)造力。”
導師應發(fā)揮積極的引導作用
實際上,在更多元、公平及包容的STEM教育體系中,導師發(fā)揮了獨一無二的重要引導作用。IEEE專家董晶博士認為,“在教育的早期階段,學生確定一個效仿的榜樣是非常重要的;而與父母的角色類似,導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年輕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;因此,導師應以身作則,為年輕學生樹立一個正面的榜樣形象,成為學生走向正確職業(yè)發(fā)展道路的引路人。“
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中,學生多以群體為單位,通過單一的教學方式被動地接受知識,使得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往往被忽視。因此,鼓勵并重視創(chuàng)造更多以DEI為重點的指導機會尤為重要。董晶博士表示“如同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,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。因此,教育不應該是單一的、一刀切的模式,導師應在教學中實踐因材施教。”
營造更包容多元的學術環(huán)境
在大眾的普遍認知中,科學常被認為是以男性為主導的學科。為了消除固有性別認知在科學教育中帶來的局限性,董晶博士表示在其執(zhí)教過程中,會有意平衡學生研究團隊中的男女比例:“在頭腦風暴討論中,我常有意識地鼓勵女學生從她們的角度提出觀點,同時也讓男學生說出他們的見解,通過鼓勵雙方進行平等的分享和探討,再得出結論。”董晶博士表示,相較于單個性別(只有男性或者只有女性)的研究小組討論得出的結論,男女性別比例平衡的小組往往可以得出更加全面、完整的更優(yōu)結論。
同時,董晶博士認為,在將來的STEM教育中,可以嘗試引入更加多元化的導師團隊和結構,將性別、年齡、種族、宗教、文化背景等納入考量因素,從而為科技行業(yè)及整個社會營造更加公平、友好的生態(tài)。
IEEE 專家簡介
董晶博士,IEEE高級會員,IEEE亞太區(qū)執(zhí)委,IEEE亞太區(qū)人道主義科技委員會主席;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,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、杰出會員;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理事,副秘書長,女工委秘書長。董博士致力于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、計算機視覺、生物特征識別安全等方面的研究,她主持或主要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科技部重點研發(fā)計劃等20余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及課題,她曾獲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石青云女科學家獎,IBM Faculty Award,以及國際模式識別大會最佳科技論文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