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字:集成電路,晶體管,3D-IC, PlanarFET, FinFET, GAAFET, CFET,?晶體管群,Transistor Group,晶體管結構的3D化,晶體管的3D結構,晶體管的3D集成,晶體管群的3D集成,系統(tǒng)空間,功能密度,先進封裝
?引 子
?66年前的一個炎炎夏日,在德州達拉斯一間空蕩蕩的辦公室里,一位高大的身影頗顯孤單,他就是TI剛入職的新員工杰克?基爾比,他正在苦思冥想電路小型化的問題。
此時正值工廠停工放假,同事們大多都去休假了?;鶢柋日谒伎寄芊駥㈦娐匪璧乃衅骷谱髟谝粔K半導體材料上?
幾個月后,基爾比實現(xiàn)了他的構想,人類歷史上第一塊集成電路就這么誕生了。
自從1958集成電路發(fā)明以來,集成電路給人類文明帶來難以估量的巨大的進步?!盀楝F(xiàn)代信息技術奠定了基礎”是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予杰克?基爾比發(fā)明集成電路的中肯評價。
今天,我們甚至可以說:“集成電路為現(xiàn)代科技奠定了基礎”。試想,沒有集成電路,人類現(xiàn)在的科技會退回到何種地步?
?從時間到空間?
集成電路的基本單元是晶體管,我稱之為功能細胞。如何在有限的面積或體積內集成更多的晶體管成為集成電路發(fā)展的關鍵。
1965年,戈登?摩爾提出摩爾定律,指出集成電路上的器件數(shù)量每隔十八個月將翻一番,從時間上對集成電路的發(fā)展做出了預言。
在人類的認知中,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,我們常稱之為時空。
時間有一個維度,空間有三個維度,合稱四維時空。時間具有單向性,只能向前發(fā)展,空間的每個維度都可雙向發(fā)展。當事物的發(fā)展在時間受到限制或者約束時,則會在空間上尋找突破,謂之以空間換時間,集成電路的發(fā)展也正是如此。
摩爾定律中,我們關注的是晶體管的數(shù)量隨時間以指數(shù)規(guī)律增加,隨著摩爾定律難以為繼,今天的集成電路,我們更關注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制造更多的晶體管。
3D的必由之路?
空間有三個維度六個方向,要想在有限的空間內集成制造更多的晶體管,必須窮盡三個維度六個方向。
集成電路自發(fā)明以來,就是在晶圓平面上制造晶體管并進行互連。為了在有限的面積內制造更多的晶體管,晶體管的尺寸需要越做越小,直到有一天,平面晶體管縮小的已經(jīng)無法正常工作時,新的類型的晶體管FinFET取代了平面晶體管,后來又發(fā)展出GAA晶體管,這兩者都屬于晶體管結構上的3D化,我們稱之為3D-IC中第一層次的3D。
晶體管結構上的3D化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,因此3D-IC中第二層次的3D也出現(xiàn)了,即晶體管堆疊,比較有代表性的是CFET。
同時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在先進封裝中,將芯片堆疊也能有效提高晶體管的集成密度,即在有效的空間內集成更多的晶體管,這就是3D-IC第三個層次的3D。
對于城市的發(fā)展來說,要想提高城市的居住密度,就需要建造高樓大廈。對于集成電路來說,要提高集成密度,必須采用3D集成。
下面,我們就對3D-IC中三個層次的3D進行逐一解析。
3D層次1??晶體管結構的3D化
集成電路中用到的晶體管,通常是場效應晶體管Field-Effect Transistor,簡稱為FET,此類晶體管柵極Gate的最初形態(tài)是平面狀,被稱為平面晶體管 Planar FET。其特征尺寸(Feature Size)指的是柵極的寬度(Gate Width),即MOS器件的溝道長度(Channel Length)。
隨著晶體管尺寸的逐步縮小,其特征尺寸也在不斷縮小,當特征尺寸到了22nm,平面晶體管由于其柵極對于溝道的控制能力較弱而出現(xiàn)短溝道效應,逐漸被一種新型的晶體管所取代,即鰭式場效應晶體管(Fin FET)。此時,特征尺寸不再以柵極的寬度作為其度量標準,而是代表著該工藝下晶體管密度和上一代工藝相比較的等效尺寸。
例如同樣面積的芯片,其晶體管數(shù)量增加了一倍,此時,此芯片晶體管的特征尺寸則為上一代的特征尺寸的0.7,以此類推。當然在不同的半導體廠家,對特征尺寸的定義也不盡相同,例如Intel和TSMC的定義就不完全相同。
從平面型晶體管Planar FET到鰭式晶體管FinFET,是晶體管結構的重大改變,晶體管內部結構由平面走向3D,我們稱之為晶體管結構的3D化。
到了3nm,F(xiàn)in FET對電流的控制能力也有些力不從心,就需要采用堆疊納米片型晶體管GAA FET。GAA采用柵極環(huán)繞溝道的結構,柵極對于溝道的控制能力比Fin FET又有所增強,?使得晶體管能夠在更小的空間內實現(xiàn)更佳的性能。
下圖為Planar FET、Fin FET、GAA FET三種晶體管微觀結構比較。
下圖是將NMOS晶體管和PMOS晶體管并列制造的三種類型的晶體管的結構比較,集成電路的最常見的基本單元通常由NMOS晶體管和PMOS晶體管共同組成。
目前在先進工藝中,F(xiàn)in FET是主流,GAA FET則后來居上,并且在3nm后有望全面取代Fin FET,Planar FET則繼續(xù)在大尺寸器件中發(fā)揮余熱。
?3D層次2? 晶體管的3D集成
從上面的描述中,我們可以看出,當今主流的芯片,其晶體管的結構已經(jīng)全面實現(xiàn)3D化。
在芯片中,晶體管只有薄薄的一層,能否制造多層晶體管,將它們堆疊起來?這就是下面我們要將說的:晶體管的堆疊,即晶體管的3D集成。
隨著摩爾定律的不斷發(fā)展,芯片制程也愈發(fā)接近物理極限,為了能夠進一步增加單位面積上的器件數(shù)量,業(yè)內開始嘗試將實現(xiàn)3D結構的晶體管再進行堆疊,提出了采用垂直堆疊晶體管的CFET。
?CFET?
CFET互補場效應晶體管,被視為1nm以下制程的關鍵要素,是繼FinFET和GAA之后的新一代的晶體管技術。
下圖是GAA FET和CFET的結構比較,可以看出GAA FET中NMOS管和PMOS管并排放置,位于同一個平面,而在CFET中,NMOS管和PMOS管垂直堆疊,NMOS管位于PMOS管之上,其面積占用僅為GAA FET的一半。
因此,采用CFET垂直堆疊架構的芯片,相較采用GAAFET架構的芯片,面積最多能縮小50%。
下圖所示為CFET晶體管層的剖面圖,NMOS管位于PMOS管之上。
CFET將PMOS管和NMOS管結合在了一起,使得開關速度和驅動能力具有互補性,從而提升了晶體管的整體性能。CFET讓業(yè)界看到了晶體管結構新的發(fā)展前景。
目前,CFET制程需要解決多層晶體管堆疊帶來的大量的技術挑戰(zhàn),保守估計,CFET結構需要8-10年才能投入商用。
此后,在CFET的基礎上是否可以再堆疊更多層晶體管,我們將拭目以待。
?3D層次3??晶體管群的3D集成
這篇文章中,我采用了一個新的名詞,晶體管群(Transistor Group),是指在特定工藝下完成的一顆芯片中晶體管的總稱。例如一顆SoC中的所有晶體管組成一個SoC晶體管群,一顆Chiplet中的所有晶體管組成一個Chiplet晶體管群。晶體管群通常采用相同的工藝一次制造完成。
在一顆芯片中,晶體管群及其互連所占的體積,我稱之為有效功能體積EFV(Effective Function Volume),和整個芯片本身的體積相比,有效功能體積所占的比例并不大。
通過晶圓減薄然后再進行3D堆疊可以提高有效功能體積的占比,從而提升系統(tǒng)的功能密度。
下圖所示為SoC和SoIC的比較, 其中紅色為晶體管群所占體積,黃色為芯片體積。其中SoC中包含1個晶體管群,SoIC中包含3個晶體管群。
可以看出同樣的體積下,SoIC中的3個晶體管群所占的體積比例更大,其有效功能體積EFV更大。因此,同樣的工藝下,SoIC的功能密度更高,即在相同的體積中可集成更多的晶體管。同時,SoIC中的3個晶體管群可采用不同的工藝節(jié)點制造,因此其靈活性更高。
晶體管群的3D集成是當今集成電路最為熱點的技術,有人稱為3DIC,有人稱為先進封裝,也有人稱為Multi-Die或者SiP技術。
下圖所示為典型的HBM先進封裝在EDA工具中的設計截圖。
?總 結
從晶體管結構的3D化到晶體管的3D集成再到晶體管群的3D集成,分為三個層次的3D,它們互為補充,并不沖突。最終的發(fā)展目標是在三個層次都實現(xiàn)3D化。
第一個層次的3D,晶體管結構的3D化已經(jīng)通過FinFET和GAA實現(xiàn),針對不同的工藝節(jié)點需要,靈活采用Fin FET,GAA FET或者Planar FET。
第二個層次的3D,晶體管的3D集成,即晶體管堆疊,目前已經(jīng)論證可通過CFET實現(xiàn),但由于其工藝上存在著較大的技術挑戰(zhàn),需要8-10年才可實現(xiàn)商用。
第三個層次的3D,晶體管群的3D集成,可通過先進封裝技術實現(xiàn),目前的3DIC多指的是這一類。先進封裝是在晶體管群制造完成后,需要經(jīng)過晶圓減薄,TSV,RDL,Hybrid?bonding等技術將晶體管群堆疊并互連起來,目前,其關鍵技術為TSV,Hybrid bonding 等。
從晶體管結構的3D化到晶體管的3D集成(晶體管堆疊)再到晶體管群的3D集成(晶體管群堆疊),三個層次的3D造就了最終極的3D-IC。
3D-IC中三個層次的3D
作 者 著 作
《基于SiP技術的微系統(tǒng)》內容涵蓋“概念和技術”、“設計和仿真”、“項目和案例”三大部分,包含30章內容,總共約110萬+字,1000+張插圖,約650頁。
關注SiP、先進封裝、微系統(tǒng),以及產(chǎn)品小型化、低功耗、高性能等技術的讀者推薦本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