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D(超微半導體)的產(chǎn)品線與特點

20小時前
429
加入交流群
掃碼加入
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
參與熱點資訊討論

AMD 是“從 PC 到服務器再到 AI 加速,全線一體的開源平臺”。

一、消費級與輕薄本處理器(Ryzen 系列)

Ryzen 3 / 5 / 7 / 9:面向從入門辦公到重度創(chuàng)作的全覆蓋。入門款性能足夠,旗艦款有高單核加速和多核心爆發(fā)能力,是做游戲、剪視頻、跑 AI 的主力 。

Ryzen AI / Ryzen AI Max PRO:集成 NPU(最高可達 55 TOPS),專為 AI PC 和辦公設計,兼顧性能與安全管理,是商務高效辦公的利器 。

Ryzen Threadripper:極致桌機向,最多 64 核/128 線程,功耗可達 350?W,定位內(nèi)容創(chuàng)作、3D 渲染、科學計算等超高性能場景。


二、服務器與企業(yè)級處理器(EPYC 系列)

EPYC 4005 系列:面向中小企業(yè)/云計算市場,均衡性能與部署成本。

EPYC 9005(Zen?5 / Zen?5c):5 代架構,核心數(shù)達 192 核,AI 推理性能特別強,在裸 CPU 推理和 GPU 主機搭配場景中表現(xiàn)優(yōu)異。


三、AI 加速器(Instinct 系列)

MI300/MI325X/MI350X/MI355X:ACPU+GPU+HBM 架構,2023 年 MI300 銷量破十億美元,未來 MI350 推出后角逐推理市場 。

最新 MI350X/MI355X 推出,可提升約 4×整體性能,推理性能提升 35×,助 AMD 拿下約 5% AI 加速卡市場份額 。


四、顯卡與專業(yè)卡(Radeon 系列)

Radeon RX:主攻游戲市場,與游戲主機、Windows PC 搭配。

Radeon PRO / Radeon AI Pro R9700:專業(yè)/工作站方向,AI Pro R9700 配備 128 AI 加速器、32?GB GDDR6,專注 LLM 訓練與本地推理,7 月上市 。


五、嵌入式與開發(fā)平臺

Adaptive SoCs / FPGAs / SOM:包括 Versal、嵌入式系統(tǒng)等,用于工業(yè)控制、邊緣 AI 和定制開發(fā) 。


六、軟件生態(tài)與工具鏈

ROCm / Vitis / AI 工具:支持 AI 開發(fā)與加速。

Ryzen Master / PRO Manageability:供 PC 和企業(yè)系統(tǒng)調校與管理使用。

Radeon 驅動 + PRO Render + FidelityFX:構建游戲與專業(yè)渲染生態(tài) 。


“人話”一句話總結:

AMD 是“從 PC 到服務器再到 AI 加速,全線一體的開源平臺”——

家用辦公創(chuàng)作用 Ryzen;

商務辦公選 Ryzen AI Pro;

重負載內(nèi)容和科學計算選 Threadripper;

云端服務器就用 EPYC 5 代;

AI 加速卡從 MI300 到 MI350 持續(xù)推進;

混合游戲和工作站場景用 RX / Radeon PRO;

嵌入式和定制方向有 FPGA/SOM;

軟件生態(tài)覆蓋從驅動、AI 到管理。


市場亮點與機會:

AI 浪潮助推:消費端 Ryzen AI + MI350 加速卡打入 AI 推理場景,和英偉達競爭空間增大。

企業(yè)可控替代:EPYC 提供高核心、高密度,數(shù)據(jù)中心替換 Xeon 的方案正成熟 。

全棧開放生態(tài):ROCm 與開源戰(zhàn)略有利于吸引中國產(chǎn)業(yè)伙伴合作,共建生態(tài)。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