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物聯網的普及,藍牙與 WiFi 相繼升級,雙雙開赴同一個戰(zhàn)場——藍牙升級到 5 版本,提高了帶寬和傳輸范圍;WiFi 推出“WiFi HaLow”,降低功耗延長電池續(xù)航。
當然,這里也會涉及到兩個問題:
1、使用 2.4GHz WiFi 的用戶會因為信號干擾風險棄用藍牙 5;
2、市售各種 WiFi 有信號中繼放大器(或增強器),用戶可以曲線救國,增強 WiFi 信號,覆蓋整戶公寓。
來看看藍牙技術聯盟是怎么解決上述問題的:
1、在藍牙 5 發(fā)布時,藍牙技術聯盟表示,新版本藍牙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,尤其是對 WiFi 和 LTE 信號,能在一定程度規(guī)避有限空間內的“信號堵塞”。
2、開發(fā)中的物聯網網狀網絡(mesh networking)技術。該技術能使藍牙設備相互作為信號中繼站,把信號傳遞得更遠。
事實上,有了網狀網路,每一個藍牙物聯網設備都相當于其他設備的信號中繼放大器。值得注意的是:
- 該技術何時商業(yè)化不得而知,預計中短期內希望渺茫。
- 成本未知。這會直接影響到市面上的物聯網設備是否會支持。若大多數都不支持,它的作用也就很小。
- 網狀網路技術并不局限于藍牙,理論上也可應用于 WiFi 和手機信號。
企業(yè)端物聯網
消費者領域(家庭)物聯網設備是藍牙 5 與 WiFi 未來的一大戰(zhàn)場,并且勢均力敵。在企業(yè)級物聯網市場,藍牙甚至已經取得了先發(fā)優(yōu)勢。
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:
1、根據第三方機構的市場調查,藍牙已經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物聯網無線協議(如下圖),而 WiFi 市場占有率遠遠落后,排在第三位的是專門的物聯網無線標準 Zigbee。
2、搭載藍牙 5 的產品將在 2017 年陸續(xù)發(fā)布,而針對企業(yè)級物聯網市場的 WiFi HaLow,發(fā)布時間最早預計在 2018。
表格 1:各無線傳輸協議在物聯網(紅條)和非物聯網領域(黃條)的應用。紫條為工業(yè)領域應用
藍牙目前的領先,主要依靠于它的小體積和能耗優(yōu)勢。相當多的物聯網設備,比如說傳感器和可穿戴,體積非常小,自身電池容量非常有限,而反復充電對我們人類又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。藍牙接收器不但體積小,而且比起 WiFi 設備能節(jié)省 25%至一倍的電力——這對于沒有外接電源的小型物聯網設備非常關鍵。
更多最新行業(yè)資訊,歡迎點擊與非網《今日大事要聞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