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對路透社關于"考慮將生產轉移至美國"的報道,立訊精密4月10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明確回應:"公司目前沒有相關計劃",并強調對失實報道保留法律追責權利。這一表態(tài)源于4月9日投資者電話會議中董事長王來春的發(fā)言引發(fā)的市場誤讀。
在投資者會議上,王來春分析指出:"自動化程度高的半導體、集成模組可能回流美國,但產業(yè)鏈條長的消費電子制造轉移非常困難。"她透露,部分汽車和通訊客戶曾提出在美生產需求,但公司需評估商業(yè)保障和安全性。目前立訊在馬來西亞、泰國等5國設有生產基地,但越南仍是最主要海外據點,因其成熟的工業(yè)基礎和人才儲備。
美國近期對華關稅已飆升至125%,直接影響立訊在中國生產出口美國的iPhone等產品。TechInsights測算顯示,iPhone 16 Pro 256GB版本在125%關稅下成本將升至1305美元,超過當前售價。王來春強調,按FOB交易規(guī)則,關稅成本應由進口商承擔,但承認"未預料到對華關稅會這么高"。
值得關注的是,美國政府在4月10日宣布暫停實施新關稅90天,并將其他國家關稅臨時降至10%。特朗普還透露可能豁免部分美企關稅,這一變化為供應鏈調整帶來新的變數,但立訊精密表示將堅持"以披露信息為準"的原則,暫不調整既定戰(zhàn)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