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正文
  • 推薦器件
  • 相關推薦
申請入駐 產業(yè)圖譜

深圳重磅發(fā)文!為傳感器裝上華為鴻蒙系統(tǒng),劍指這個萬億市場!

2023/08/01
2122
加入交流群
掃碼加入
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
參與熱點資訊討論

7月28日下午,深圳工信局最新發(fā)文,推出3年行動計劃,引導、推動開源鴻蒙、歐拉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
操作系統(tǒng)是我國關鍵“卡脖子”技術之一,但推動國產系統(tǒng)鴻蒙歐拉的崛起,據相關分析,不止是為了手機電腦系統(tǒng),更是為了背后的萬物互聯,讓數以百億計的傳感器能“裝”上國產系統(tǒng)!并且打通物聯網中最關鍵的痛點問題,保證我國信息安全!

深圳:推動開源鴻蒙歐拉3年行動計劃,2025年關鍵卡脖子技術清零!

7月31日上午,深圳工信局官發(fā)布關于印發(fā)《深圳市推動開源鴻蒙歐拉產業(yè)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行動計劃(2023—2025年)》的通知(下稱《通知》)。

《通知》中,提出要推動開源鴻蒙、歐拉產業(yè)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,率先將深圳建成為核心技術領先、產業(yè)高度集聚、應用場景豐富、生態(tài)支撐完備、全球輻射引領的鴻蒙、歐拉產業(yè)高地。

到2025年,深圳操作系統(tǒng)技術能力全體系增強,關鍵卡脖子技術清零,推動鴻蒙、歐拉比肩全球領先操作系統(tǒng),深圳鴻蒙、歐拉產業(yè)主體超千家,全國在用設備規(guī)模達10億臺,同時打造一批鴻蒙、歐拉特色產業(yè)園區(qū),且將推動實現鴻蒙、歐拉合作輻射金磚國家、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和國際友城等。

▲來源:深圳市工業(yè)和信息化局

此外,《通知》還提出要打造應用示范場景與完善生態(tài)支撐體系,包括推進基于鴻蒙、歐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,全面推進政務及公共服務的場景打造,推動鴻蒙、歐拉與千行百業(yè)深度融合,支持鴻蒙產品走進千家萬戶,推動建設鴻蒙、歐拉生態(tài)創(chuàng)新中心,加速鴻蒙、歐拉人才培養(yǎng)等。

廣發(fā)證券指出,截至2023年6月,Windows、OS和Linux以外的其他操作系統(tǒng)在中國桌面端操 作系統(tǒng)市場中的份額達到12.27%,較2019年的4.03%實現明顯提升。億歐智庫在《2022年中國操作系統(tǒng)發(fā)展研究報告》中測算,國產操作系統(tǒng)通用市場增速將超過20%,并在2024年達到34.1億元的規(guī)模。

不止手機電腦!萬物互聯的基礎,傳感器也能“裝”上鴻蒙!

去年6月30日,深圳已發(fā)布通告提出,加快培育鴻蒙歐拉生態(tài),打造全球“鴻蒙歐拉之城”。鼓勵開源貢獻及開源產品開發(fā)、支持發(fā)行版企業(yè)在深發(fā)展壯大、支持設備企業(yè)采購鴻蒙歐拉模組、支持軟件企業(yè)開發(fā)鴻蒙歐拉應用。

同年底,華為聯合深圳市信息基礎設施投資發(fā)展有限公司為深圳市部署了上萬根多功能智慧桿。這些智慧桿搭載了水浸、門開關、傾角、溫濕度、攝像頭、顆粒物等眾多傳感器,用于檢測水浸、地震、溫度、下雨等等各種信息。

這些傳感器的信息怎么被收集起來?怎么進行分析響應?答案就是鴻蒙系統(tǒng)。

華為城市智慧桿站內部搭載邊緣智能網關,內置鴻蒙系統(tǒng),多種業(yè)務系統(tǒng)硬件網關轉為鴻蒙軟件APP統(tǒng)一上線,物聯終端統(tǒng)一接入,感知數據統(tǒng)一采集,運維費用可節(jié)省20%,運維效率提升90%。

▲來源:《城市感知體系白皮書》

鴻蒙是華為面向萬物互聯時代開發(fā)的分布式操作系統(tǒng),不僅可以裝在手機、電腦等智能設備上,上文中的路燈、以及可穿戴設備、智能家電等等各種不同的設備,都可以裝鴻蒙。

當我們每個人手中的聯網設備越來越多,當設備之間的交互需求逐漸增加,如何以更加高效、智能的方式實現連接,甚至跨設備操作,跨設備交互,已經成為智慧生活中最大的障礙。而這,也是物聯網最大的痛點。

超過500億!將每個傳感器互聯起來很難!技術難在哪里?鴻蒙解決了!

在我們現在的世界上,有多少個物聯網設備?有多少傳感器?

據市場咨詢機構IoT Analytics的報告顯示:平均而言,每個新上線的物聯網設備都會連接4個新傳感器。目前有大約 140 億個物聯網連接,這意味著已經部署了超過 500 億個連接的物聯網傳感器。

物聯網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堆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因為這些傳感器從物理世界收集數據并將其轉換為數字信號。而將這些數以百億的傳感器和物聯網設備連接在一起,是非常復雜和困難的。

▲全球物聯網傳感器市場簡圖(來源:IoT Analytics Research)

首先,你要聯得準。舉一個技術上的例子,多設備的一大挑戰(zhàn)是設備之間的異構非常復雜(每家廠商的設備大小不同、傳感器不同、上報信號的特征不同)。經常有這樣一個問題:信號之間的時序對不齊。比如,跑步機上傳的是我跑到第10分鐘的數據,但是手表顯示的是我運動開始30分鐘的心跳,這就造成數據紊亂,導致后期運動數據分析錯誤。

鴻蒙實實在在解決了這個bug。那就是著名的總線技術,目標是無限逼近硬總線的能力,目前已經可以保證所有傳感器上報信號的時序一定對齊。

當然,這里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,如上文舉例的智慧路燈等項目,所連接的傳感器和設備是數以百億計的,其難度可想而知。

在華為《城市感知體系白皮書》中,鴻蒙系統(tǒng)的分布式軟總線技術也是被特別拎出來講的技術亮點之一。

▲來源:《城市感知體系白皮書》

同樣,在互聯之后,怎么搭建一個AI,類似的技術難題有——怎么給數據標注語意(不標注沒價值,但是標注耗時耗力)、如何應對設備數據的小樣本(每個終端不是隨時在線,數據波動大,基于大數據大規(guī)模的傳統(tǒng)機器學習模型就不靈了)。前者,華為的做了非常創(chuàng)新性的互助標注;后者,華為的解決方法是端側的小樣本實時訓練模型。

憑什么是華為?我覺得,答案就在這一個個佶屈聱牙的技術難題——鴻蒙2016年5月開市立項以來,五年時間里一個個攻克,到今天,有了鴻蒙生態(tài)非常好的使用體驗。

當然,華為把鴻蒙生態(tài)圈提到如此高的戰(zhàn)略高度,有眾所周知的背景。說誤打誤撞也好;感嘆命運使然也好。總之,萬物互聯的時代,或主動或被動,的的確確加速到來了。

主流物聯網操作系統(tǒng)格局,鴻蒙,真正的萬物互聯

真正出現針對物聯網特性開發(fā)的操作系統(tǒng),是在2010年的RIOT(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(tǒng))。隨后2014年,風河(Wind River,已被英特爾收購)在德國紐倫堡的嵌入式世界大會上,對外公布VxWorks 7物聯網操作系統(tǒng)。同樣是2014年,Arm推出物聯網設備平臺和操作系統(tǒng)Mbed OS。再后來,微軟在Windows 10的基礎上推出了面向物聯網的操作系統(tǒng)Windows 10 IoT Core。

國內最早發(fā)布物聯網操作系統(tǒng)的有上海慶科,算起來比Arm還早三個月發(fā)布了MiCO。布局手機操作系統(tǒng)失敗后,阿里Yun OS也開始轉向物聯網。2015年,華為也推出了開源物聯網OS LiteOS,而在美國制裁后出現的鴻蒙OS(Harmony OS)包含了LiteOS的軟件代碼, 成為了華為布局于智能設備領域的底層操作系統(tǒng)。

目前,物聯網操作系統(tǒng)主要分為兩大類,一是由傳統(tǒng)的嵌入式RTOS發(fā)展而來,典型代表有FreeRTOS、LiteOS、RT-Thread、Arm Mbed OS;二是由互聯網公司的云平臺延伸而來,基于傳統(tǒng)操作系統(tǒng)進行“剪裁”和定制,典型代表有Ali OS Things、TencentOS tiny、Win10 IOT。

目前國內物聯網操作系統(tǒng)可謂百花齊放,除上述這些,還有新華三的綠洲OS、海爾的UHomeOS、科銀京成的Deltaos(道系統(tǒng))、秦簡計算機的DJYOS、致遠電子的AworksOS、中航計算所的AcoreOS(天脈)、凱思昊鵬的HopenOS等等。

但是總體而言,全球物聯網市場大部分還是國外操作系統(tǒng)的天下,特別是較早進入市場的美國公司,比如ThreadX、FreeRTOS、vxWorks等。

而鴻蒙系統(tǒng),是全球少數能在手機、電腦、智能設備等各個領域均擁有一定設備數量的底層操作系統(tǒng),更是國內唯一一家。

結語

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與互聯網不同,物聯網主要的應用對象是一些物理設備,如車輛、家電、建筑物等。在這些物理設備中嵌入電子軟件、傳感器以及一些網絡連接設備等,就可以實現設備之間數據的交換,從而建立起一套互聯的網絡。

全球有超過500億個物聯網傳感器,超過140億個物聯網設備,各個不同傳感器和設備間的數據如何實時互通,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

而這些傳感器所收集的龐大數據,更是直指信息技術最核心的問題之一——信息安全。

因為歷史原因,今天互聯網的系統(tǒng),已被win、安卓、ios等壟斷。而如今物聯網方興未艾,數百億個傳感器收集的龐大數據,需要國產系統(tǒng)來守護。

鴻蒙歐拉背后,是中國物聯網的未來!是中國信息安全的保障!

推薦器件

更多器件
器件型號 數量 器件廠商 器件描述 數據手冊 ECAD模型 風險等級 參考價格 更多信息
MPX2200D 1 Motorola Semiconductor Products Peizoresistive Sensor, Differential, 0Psi Min, 29Psi Max, 0.25%, 0-40mV, Round, Through Hole Mount, UNIBODY PACKAGE-4
$21.29 查看
A1260LLHLT-T 1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Hall Effect Sensor, -5mT Min, 5mT Max, 30-60mA, BICMOS, Plastic/epoxy, Rectangular, 3 Pin, Surface Mount, SOT-23W, 3 PIN

ECAD模型

下載ECAD模型
$4.42 查看
ADT7410TRZ-REEL7 1 Analog Devices Inc ±0.5&deg;C Accurate, 16-Bit Digital I<sup>2</sup>C Temperature Sensor

ECAD模型

下載ECAD模型
$3.31 查看
華為

華為

華為創(chuàng)立于1987年,是全球領先的ICT(信息與通信)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。目前華為約有19.7萬員工,業(yè)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服務全球30多億人口。華為致力于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、每個家庭、每個組織,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:讓無處不在的聯接,成為人人平等的權利,成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礎;為世界提供最強算力,讓云無處不在,讓智能無所不及;所有的行業(yè)和組織,因強大的數字平臺而變得敏捷、高效、生機勃勃;通過AI重新定義體驗,讓消費者在家居、出行、辦公、影音娛樂、運動健康等全場景獲得極致的個性化智慧體驗。

華為創(chuàng)立于1987年,是全球領先的ICT(信息與通信)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。目前華為約有19.7萬員工,業(yè)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服務全球30多億人口。華為致力于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、每個家庭、每個組織,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:讓無處不在的聯接,成為人人平等的權利,成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礎;為世界提供最強算力,讓云無處不在,讓智能無所不及;所有的行業(yè)和組織,因強大的數字平臺而變得敏捷、高效、生機勃勃;通過AI重新定義體驗,讓消費者在家居、出行、辦公、影音娛樂、運動健康等全場景獲得極致的個性化智慧體驗。收起

查看更多

相關推薦